2022-05-08 15:44:14
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。繼華為、大疆之后,來自杭州的??低曇脖幻绹⑸狭恕?/font>5月22日,據外媒報道,美國政府正在考慮限制海康威視購買美國技術的能力,將其列入美國商務部的“實體清單”。近年來,中國與時俱增的技術研發能力和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成果,真正刺痛一些人脆弱神經的,于是習慣了橫行霸道、為所欲為的他們開始給自己大搞經貿摩擦、打壓和阻遏中國發展披上“正義外衣”。
如果說美國掀起的貿易戰是中國企業面對的“明槍”,那么眼下很多堅持自主創新的優秀企業正遭遇著莫名其妙的“暗箭”。以吉利為例,近一年來,一股股不明勢力發起靶向性的連續輿論攻擊,其謠言的廣度和深度遠超正常商業報道范疇。他們偷天換日、捕風捉影、無中生有,集中散布“吉利研發費用過低、吉利缺錢”“壓榨員工”等謠言。不止是吉利,大疆、海康威視等企業也遭遇各種輿論攻擊。
現代傳播生態下,企業高質量發展與各種行業的尋求高質量發展一樣,網絡上監督、有批評的聲音,很正常。但客觀、真實是法中之意,也是底線所在。然而這些來自一些自媒體平臺的暗箭,拔出來看,枚枚都是毒箭。這些帶毒之箭,沒有建議性,只有攻擊性;沒有真實性,只有針對性。這種不花成本、不擔責任的網絡輿論攻擊,雖然不堪事實一擊,也難登正規媒體之大雅之堂,但充滿著輿論霸凌的氣勢。
在國內網絡輿論生態環境之下,很多領域堅持創新,矢志進取的優秀企業,受惡意攻擊之明槍暗箭久矣。為了一己之利,一些利益方、做空者不惜通過各種網絡渠道散布虛假信息、惡意評論,設計“絆馬石”或“跌馬坑”,希望把對方拉下馬、摔下馬,從中“搶”站利益的前位。
如此行為,損害的不只是一家行業領跑企業的利益,也是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品牌形象,損害的是中國經濟的整體利益。這正中了一些國家希望通過各種霸凌手段壓制中國、打擊中國之“下懷”,是貿易戰陰影與背景之下損己利人的助力。
網絡輿論環境不是法外之地,更不應該是放繩絆馬、暗箭傷人的輿論場。中國企業的健康生存與發展,除了面對國際化的外部環境有方案、有對策,對于內部網絡環境的生態,也要有管理、有治理。否則市場的競爭,不是靠健康的渠道去發展,而是淪為網絡輿論場上的廝殺與惡斗。
加強網絡信息平臺的治理,讓謠言的制造者與傳播者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、嘗到應有的法治懲罰后果,才能讓中國企業在市場化、國際化的道路上,不被使絆子,不被各種各樣的暗箭所傷。
創新、進步沒有國界,人類的福祉也沒有國界。不論是“明槍”,還是“暗箭”,都不能阻擋優秀的中國企業,不斷為全世界人民創造價值的步伐。